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加快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積極要求入黨的大學生和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分子,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不斷加強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強化學生黨員的責任義務意識🌒,從而發揮學生黨員在學生中的模範帶頭作用,樹立學生中的旗幟和標兵,把優秀的團員青年吸收到黨組織中來🧏♂️,日益成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近年來🧚🏽♀️,機電工程學院一直在積極探索在學生黨建工作中構建“述責答辯製”👷🏻,這包括學生入黨述責答辯🂠、學生黨員轉正述責答辯、學生黨員年度述責答辯。以述責答辯為有效載體⚠️,將對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監督和對學生黨員的監督滲透到大學生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既有效地保證了黨員發展工作的質量🎩👃🏽,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加入到黨組織中來👨🏽🚒,又贏得了青年學生對黨組織的擁護和愛戴和尊敬🤰🏽,真正起到了樹立旗幟的作用,是一項行之有效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製🤏🏼。
一、構建述責答辯製的背景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思想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意昂4体育每年都在全校範圍內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學生工作情況問卷調查, 2006年在全校共發放調查問卷5821份,回收有效問卷5376份,問卷有效率為92.35%。在此項調查中,有“學生黨建”的分類調查,通過調查,揭示了當前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著的主要問題💨:
1🕠、大學生對學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了解甚少。
調查數據顯示,對學生黨建工作十分了解的僅占9%,基本了解的也只占36%👨🏿🦰,一半以上的同學(53%)不十分了解。
2、大學生的入黨動機需要引導和升華👱🏽♂️🦚。
在“您認為多數人入黨動機主要有哪些”的選項中,調查數據顯示🦧,有38.79%的同學選擇了方便畢業就業,有17.21%的同學選擇了思想要求進步🅾️,有10.75%的同學選擇了受家庭影響,其他選項選擇的人數相對較少✍🏿。
3🦋、大學生要求入黨的積極性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較大🐆。
調查數據顯示,擔心影響學習的占26%✡️,認為周圍學生黨員並不特別的出色的占18%🏊🏼,認為目前黨的腐敗現象嚴重,黨的形象不佳的占15%,沒有入黨意識的占15%🎐💃🏽,其他原因的也占了25%。
4、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體現不夠👩🎤。
調查數據顯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8%)認為學生黨員在各個方面比一般同學更出色,而有42%的同學認為學生黨員不比一般同學出色🎺,認為很難說的同學占了50%。
5、大學生黨員缺乏真實的信仰📒。
在調查“您認為學生黨員目前最缺乏的是什麽”時,調查數據顯示😳,有近50%的同學認為學生黨員目前最缺乏的是真實的信仰,有24%的同學認為缺的是熱情服務,有14%的同學認為缺的是工作積極性,有16%的同學認為缺的是理論知識。
調查的結果告訴我們,作為學生工作黨支部和黨的工作者要積極通過各種學生易於接受的渠道🍋🟩,增加大學生對學生黨建工作的了解程度,加強學生黨員對共產主義信仰的教育👉🏻,加強對學生黨員的監督管理,樹立良好的黨員形象👎🏻⛪️,吸收更多的優秀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這迫切需要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積極探索黨員教育的新機製、新載體🔣👩、新方法、新途徑。
二、述責答辯製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程序
1、述責答辯製的主要內容
述責答辯製中答辯的主體是入黨發展對象的大學生和學生黨員,他們是祖國的未來,社會的棟梁👸🏽😶🌫️,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待,是肩負歷史重任的群體。作為入黨發展對象的大學生和大學生中優秀代表的學生黨員🎮,應當十分清晰的明確身上的責任,這些責任主要包括,自我責任🧘🏼♂️🙆🏽、家庭責任🌁、集體責任和社會責任等責任🟰。
大學生和學生黨員的自我責任主要表現為👨🏿🔧,努力學習🧗🏻,創新進取,胸懷大誌,勇於負責,成為學習的模範,成為技術創新能手✋🏻,成為國家需要的有用人才。對家庭的責任表現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長輩🧝🏻♀️,同時主動承擔或分擔家庭責任,不辜負父母長輩的期望。對大學生和學生黨員而言,集體主要是指學校🔱、學院、班級,以及社團😲、寢室等,大學生和學生黨員的集體責任,重在培養對集體的認同感和集體歸屬感🎳,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矛盾🐖,以集體利益為重🫏,帶領集體成員創設和諧文明的集體氛圍👊🏻,積極的承擔個人責任🚵🏽♂️🍍。社會責任則是反映大學生和學生黨員與社會的關系🧏,其價值取向是社會的整體利益,當社會需要時,大學生特別是學生黨員應以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無私奉獻為衡量標準,以社會責任感為第一使命🫲🏽,主動服從社會需要。
入黨發展對象的大學生和學生黨員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對責任的理解和履行⌚️,是否走在同學的前列,是否真正發揮其先鋒模範作用。根據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要求,每個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應對自己在各個責任中的表現作客觀評價🤽🏽,說明在踐行責任時的主觀努力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並提出下一步的努力和改進方向。
2🐑、述責答辯製的基本程序
述責答辯是一項系統教育活動,有效的組織直接關系到教育活動的效果👩🏭。述責答辯製的基本程序為𓀀:(1)宣傳發動。讓每位進入入黨發展程序的大學生和學生黨員在思想上充分認識述責的內容和述責答辯的意義,並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2)述責👨🏼🎓🥜。是指答辯人直接面向由同班同學、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黨小組成員、政治輔導員⛹️♀️、老師包括生活園區管理人員所組成的不同範圍的群體,匯報自己在爭取入黨過程中或在黨員預備期內和入黨一年來學習、工作情況,以及按照黨員要求加強黨性鍛煉,履行黨員義務和責任的情況🤹♀️,進行客觀的剖析🤯,說明成績和不足,並指出今後努力方向。(3)答辯🧑🏻🔧🙇♂️。是指出席述責答辯會的群體,根據述責答辯人的平時表現和現場的述責匯報,向述責答辯人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請答辯人做出明確的回答👃🏼。(4)滿意度測評🤸🏻🧑🏻⚕️。根據述責和答辯情況🕊,采用無記名投票的形式🚶🏻➡️,對是否能發展成為中共預備黨員,是否能按時轉正為中共正式黨員,對學生黨員的滿意度進行測評⏫。(5)總結反饋👩🏻🦱。根據述責、答辯、和測評情況🎂🟡,黨支部結合對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學生黨員的考察,提出相應的黨支部意見🎵,采取談話等方式,把支部意見反饋給答辯者本人👨🏽✈️,對測評成績優異者予以表揚和鼓勵⚖️👨🏼🌾,對測評不佳者🆕🫷,幫助其分析存在的問題🤤👩🏻💼,並製定改進方案。
三、述責答辯製的具體實施極其效果
機電工程學院從2004年開始,在大學生入黨、預備黨員轉正🎥、學生黨員年度考核中開展述責答辯👨🏼🦱🥮,以“八個一”活動,即“讀一本好書🤲🏻、寫一篇讀書體會、掌握一項職業技能🦻、參與一次創造性教育活動🕉、參加一次誌願者服務活動🧜🏽♂️、參加一次學習型寢室或文明寢室的創建活動✡︎、幫助一名結對對象✊🏼、過好一次民主生活會”作為開展“學生黨員述責答辯”的載體和形式,要求每一個學生黨員對照黨員標準,圍繞學校培養目標,結合自身特點,積極主動參加各項活動👨🏽🍳,認真做好活動記錄👩❤️👩,並將參加“八個一”活動情況在學生黨員“述責答辯”會上向黨小組成員和所在班級同學進行匯報,接受黨小組成員和所在班級同學的監督和檢查。經過幾年在學生黨建工作中構建“述責答辯製”的實踐,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1、擴大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將黨的先進性影響和輻射到眾多參與答辯過程的普通同學,通過聆聽發生在身邊的先進事跡,特別是機電學院組織的院級“述責答辯”,學院中的學習標兵、技能創新標兵的成長經歷和黨性鍛煉過程,對他們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和積極的示範作用🫢,每次述責答辯會後,許多入黨積極分子在向黨支部所寫的《思想匯報》中表示了自己激動的心情和今後努力的決心🧳,也有許多普通同學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增強了黨組織的親和力。由於述責答辯的過程公開☛、可信🤢,以及參與度的提高🧖🏽,使黨的發展工作和對學生黨員的考核不僅僅是少數幾個黨員和發展對象的事情🧘🏿,更多的入黨積極分子都可以參加到黨組織活動中來,在活動中產生了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提高了青年學生對黨組織的向往度和認可度。
3、提高了黨組織的監控力。由於答辯人面對的是與自己接觸時間最長,接觸最多,對自己最了解的群體,述責的內容比較真實。普通同學也可以通過面對面的提問和不記名的測評,公正地指出入黨發展對象和學生黨員的長處與不足,這樣使得黨的發展工作和對學生黨員的監督測評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使黨的發展工作做到了客觀公正,使學生黨員的考察評議獲得了更強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意昂4体育部
一、構建述責答辯製的背景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思想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意昂4体育每年都在全校範圍內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學生工作情況問卷調查, 2006年在全校共發放調查問卷5821份,回收有效問卷5376份,問卷有效率為92.35%。在此項調查中,有“學生黨建”的分類調查,通過調查,揭示了當前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著的主要問題💨:
1🕠、大學生對學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了解甚少。
調查數據顯示,對學生黨建工作十分了解的僅占9%,基本了解的也只占36%👨🏿🦰,一半以上的同學(53%)不十分了解。
2、大學生的入黨動機需要引導和升華👱🏽♂️🦚。
在“您認為多數人入黨動機主要有哪些”的選項中,調查數據顯示🦧,有38.79%的同學選擇了方便畢業就業,有17.21%的同學選擇了思想要求進步🅾️,有10.75%的同學選擇了受家庭影響,其他選項選擇的人數相對較少✍🏿。
3🦋、大學生要求入黨的積極性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較大🐆。
調查數據顯示,擔心影響學習的占26%✡️,認為周圍學生黨員並不特別的出色的占18%🏊🏼,認為目前黨的腐敗現象嚴重,黨的形象不佳的占15%,沒有入黨意識的占15%🎐💃🏽,其他原因的也占了25%。
4、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體現不夠👩🎤。
調查數據顯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8%)認為學生黨員在各個方面比一般同學更出色,而有42%的同學認為學生黨員不比一般同學出色🎺,認為很難說的同學占了50%。
5、大學生黨員缺乏真實的信仰📒。
在調查“您認為學生黨員目前最缺乏的是什麽”時,調查數據顯示😳,有近50%的同學認為學生黨員目前最缺乏的是真實的信仰,有24%的同學認為缺的是熱情服務,有14%的同學認為缺的是工作積極性,有16%的同學認為缺的是理論知識。
調查的結果告訴我們,作為學生工作黨支部和黨的工作者要積極通過各種學生易於接受的渠道🍋🟩,增加大學生對學生黨建工作的了解程度,加強學生黨員對共產主義信仰的教育👉🏻,加強對學生黨員的監督管理,樹立良好的黨員形象👎🏻⛪️,吸收更多的優秀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這迫切需要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積極探索黨員教育的新機製、新載體🔣👩、新方法、新途徑。
二、述責答辯製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程序
1、述責答辯製的主要內容
述責答辯製中答辯的主體是入黨發展對象的大學生和學生黨員,他們是祖國的未來,社會的棟梁👸🏽😶🌫️,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待,是肩負歷史重任的群體。作為入黨發展對象的大學生和大學生中優秀代表的學生黨員🎮,應當十分清晰的明確身上的責任,這些責任主要包括,自我責任🧘🏼♂️🙆🏽、家庭責任🌁、集體責任和社會責任等責任🟰。
大學生和學生黨員的自我責任主要表現為👨🏿🔧,努力學習🧗🏻,創新進取,胸懷大誌,勇於負責,成為學習的模範,成為技術創新能手✋🏻,成為國家需要的有用人才。對家庭的責任表現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長輩🧝🏻♀️,同時主動承擔或分擔家庭責任,不辜負父母長輩的期望。對大學生和學生黨員而言,集體主要是指學校🔱、學院、班級,以及社團😲、寢室等,大學生和學生黨員的集體責任,重在培養對集體的認同感和集體歸屬感🎳,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矛盾🐖,以集體利益為重🫏,帶領集體成員創設和諧文明的集體氛圍👊🏻,積極的承擔個人責任🚵🏽♂️🍍。社會責任則是反映大學生和學生黨員與社會的關系🧏,其價值取向是社會的整體利益,當社會需要時,大學生特別是學生黨員應以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無私奉獻為衡量標準,以社會責任感為第一使命🫲🏽,主動服從社會需要。
入黨發展對象的大學生和學生黨員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對責任的理解和履行⌚️,是否走在同學的前列,是否真正發揮其先鋒模範作用。根據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要求,每個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應對自己在各個責任中的表現作客觀評價🤽🏽,說明在踐行責任時的主觀努力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並提出下一步的努力和改進方向。
2🐑、述責答辯製的基本程序
述責答辯是一項系統教育活動,有效的組織直接關系到教育活動的效果👩🏭。述責答辯製的基本程序為𓀀:(1)宣傳發動。讓每位進入入黨發展程序的大學生和學生黨員在思想上充分認識述責的內容和述責答辯的意義,並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2)述責👨🏼🎓🥜。是指答辯人直接面向由同班同學、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黨小組成員、政治輔導員⛹️♀️、老師包括生活園區管理人員所組成的不同範圍的群體,匯報自己在爭取入黨過程中或在黨員預備期內和入黨一年來學習、工作情況,以及按照黨員要求加強黨性鍛煉,履行黨員義務和責任的情況🤹♀️,進行客觀的剖析🤯,說明成績和不足,並指出今後努力方向。(3)答辯🧑🏻🔧🙇♂️。是指出席述責答辯會的群體,根據述責答辯人的平時表現和現場的述責匯報,向述責答辯人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請答辯人做出明確的回答👃🏼。(4)滿意度測評🤸🏻🧑🏻⚕️。根據述責和答辯情況🕊,采用無記名投票的形式🚶🏻➡️,對是否能發展成為中共預備黨員,是否能按時轉正為中共正式黨員,對學生黨員的滿意度進行測評⏫。(5)總結反饋👩🏻🦱。根據述責、答辯、和測評情況🎂🟡,黨支部結合對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學生黨員的考察,提出相應的黨支部意見🎵,采取談話等方式,把支部意見反饋給答辯者本人👨🏽✈️,對測評成績優異者予以表揚和鼓勵⚖️👨🏼🌾,對測評不佳者🆕🫷,幫助其分析存在的問題🤤👩🏻💼,並製定改進方案。
三、述責答辯製的具體實施極其效果
機電工程學院從2004年開始,在大學生入黨、預備黨員轉正🎥、學生黨員年度考核中開展述責答辯👨🏼🦱🥮,以“八個一”活動,即“讀一本好書🤲🏻、寫一篇讀書體會、掌握一項職業技能🦻、參與一次創造性教育活動🕉、參加一次誌願者服務活動🧜🏽♂️、參加一次學習型寢室或文明寢室的創建活動✡︎、幫助一名結對對象✊🏼、過好一次民主生活會”作為開展“學生黨員述責答辯”的載體和形式,要求每一個學生黨員對照黨員標準,圍繞學校培養目標,結合自身特點,積極主動參加各項活動👨🏽🍳,認真做好活動記錄👩❤️👩,並將參加“八個一”活動情況在學生黨員“述責答辯”會上向黨小組成員和所在班級同學進行匯報,接受黨小組成員和所在班級同學的監督和檢查。經過幾年在學生黨建工作中構建“述責答辯製”的實踐,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1、擴大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將黨的先進性影響和輻射到眾多參與答辯過程的普通同學,通過聆聽發生在身邊的先進事跡,特別是機電學院組織的院級“述責答辯”,學院中的學習標兵、技能創新標兵的成長經歷和黨性鍛煉過程,對他們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和積極的示範作用🫢,每次述責答辯會後,許多入黨積極分子在向黨支部所寫的《思想匯報》中表示了自己激動的心情和今後努力的決心🧳,也有許多普通同學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增強了黨組織的親和力。由於述責答辯的過程公開☛、可信🤢,以及參與度的提高🧖🏽,使黨的發展工作和對學生黨員的考核不僅僅是少數幾個黨員和發展對象的事情🧘🏿,更多的入黨積極分子都可以參加到黨組織活動中來,在活動中產生了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提高了青年學生對黨組織的向往度和認可度。
3、提高了黨組織的監控力。由於答辯人面對的是與自己接觸時間最長,接觸最多,對自己最了解的群體,述責的內容比較真實。普通同學也可以通過面對面的提問和不記名的測評,公正地指出入黨發展對象和學生黨員的長處與不足,這樣使得黨的發展工作和對學生黨員的監督測評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使黨的發展工作做到了客觀公正,使學生黨員的考察評議獲得了更強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意昂4体育部